课堂教学效率出自学生的参与度

 

目前英语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的课堂氛围,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高中英语教学目前仍普遍存在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现象,使得教学效果收效甚微,本文主要针对这种状况,分析了几种可能存在的原因,并就此探讨为改变这种状况所能采取的一些措施。

 

一、问题的提出

  

在普通中学的英语教学中,存在一个比较普遍并令人头痛的现象,那就是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参与,老师通常被迫上演独角戏。我们常听一些教师抱怨,教师备课很仔细,很深刻,上课前满怀希望,激情四起,可是,一进教室上起课来,尽管自我感觉语言生动流畅,教态自然大方,但学生却死气沉沉,课堂上不愿回答问题,课后作业应付抄袭,老师的心情也随之像霜打的茄子。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下面先就其原因进行分析。

 

二、学生不参与教学的原因分析

 

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致于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很多,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难度和能力不平衡

教材难度和学生接受能力不平衡。毫无疑问,目前译林版的高中英语教材是一套非常优秀的外语教材。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题材贴进生活,兼顾听说读写练五大环节的安排,又着力于课文色彩,图片,录音等感性配置。但是对相当一部分缺乏语言学习环境、英语基础又非常薄弱的学生来说,大量出现的英语单词、凌乱的语法知识使得他们在英语课上根本不能进入角色,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很多学生不会读,不会记忆单词,不会理解文句结构,听不懂,看不明白。每天又不断更新内容,旧知识没巩固,新知识又是雾里看花。所以说,学生不是不想配合,而是配合不了,更不用说积极参与。

2.手段和效果不统一

教学手段和最终效果的不统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给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深刻变革。现代化教学手段革新了传统的授课模式,音乐、图片、电影使得课堂信息丰富、直接、优美,学生因此获得充分的美感。中学英语课的焦点在于利用视觉的美感促进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吸收,掌握并利用。然而,学生虽然喜欢多媒体上课,但最终接受效果不佳。原因是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更侧重了沉默的欣赏或是思考,也就是单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严重滞后。与此同时,为了适应考试,英语课堂上教师教学必须落到实处:抓单词,抓听力,抓写作,抓阅读,而学生只能埋头做笔记,开口的可能性相对减小,不配合、不参与现象自然不可避免。

3.教学任务与课堂改革不一致

繁重的教学任务与课堂改革的不一致。课堂改革虽然一直在进行,但有形无形的指挥棒在前台挥舞,使得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最终没有很彻底。统一的大纲考试,固定的教材,相同的课时,班级规模大,教学任务繁重,老师在频频革新教学手段效果不佳的尝试后,大都又不得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语言讲解为主。师生的交往往往还是单向交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一厢情愿,学生不能在参与过程中享受到独立解决问题的快乐感和成功感。而教师往往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一味地讲课, 忽视了学生心理的感受。从而使得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偏离了其终极目的,交际的理念在理想的口号与现状间存在着不可忽视和难以解决的矛盾。

4. 自我形象与学习动机不协调

情感因素为外语习得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包括动机、态度、自尊、自信、焦虑、移情、自我形象等。所有划归于情感的因素,互有联系,其中自我形象(self-concept)值得特别关注。自我形象指每个人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及其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的主观评价和意识。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人们会尽力维护自我形象,因而形成一道看不见但具有保护性能的心理屏障。学习者对自己外语学习能力的自我评价我们不妨称之为外语学习自我形象。一位外语学习自我形象不佳者,容易产生焦虑,不大可能有强烈的外语学习动机和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学外语要求学习者开口练习,自我形象问题尤其突出。发音不好,特别是在课堂上练习口语,在同学和老师之前暴露自己的缺陷,会对自我形象构成威胁,导致学习者本能地筑起心理屏障,严重者甚至对整个外语学习产生排斥心理,阻止外语输入。

 

三、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措施

 

1. 师生情感共鸣

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教师的是为学生的服务的,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和需要。组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英语教学的原则,精讲语言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给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力争最大程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英语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回答,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过程。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间情感调控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师生间情感发生共鸣,教学效果和课堂效果才能达到最优化。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有效灵活地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学习兴趣,重视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把学生的情感充分地调动起来,他们就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思维异常活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

    2. 提高学习兴趣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不仅是在客观上运用好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器材和教学手段,更主要的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运用丰富的表情、眼神、肢体语言和切合实际的授课技巧方面做足文章,让教学工作有血有肉,消除学习的紧张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具体而言:

    1)提高课堂教学的技巧。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以及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常以新鲜的面孔示人。包装一词在当今十分流行,有许多人主张英语教学也应该适当来一点儿包装,这话有一定的道理。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实际,不断引进新的教学信息、变换教学形式、更新教学手段,创设一种新的教学情境,营造新鲜的教学气氛围,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兴奋起来,就显得很有必要。

    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有些演员在表演时,什么道具都没有,却能把观众的心紧紧抓住,这就是语言的魅力。由于高中学生不像初中学生那么活泼好动,教师更要做到语言形象、生动和直观,才能吸引学生。

    ƒ营造轻松的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营造一种相对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有时安安静静未必就是好事,因为它很可能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压抑的标志。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一点儿轻松感,其手段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因课而异。

 

 

 

2)借助多媒体手段,加大英语文化的渗透。我们可以利用它作为立体媒介的多功能性,将英语母语文化的丰富内容,通过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在课堂上,加大学生的信息源和立体化的吸收渠道,通过声、光、电的组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坚持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多信息是指经过努力获得更多的外语信息量,多渠道的提供外语的信息源,针对学生平时听说和阅读课文的外语材料太少、信息量不足、视野不宽的弊端,课堂教学中安排多听一点生动、有趣、幽默的读物,并逐步提高听和阅读的外语语言材料的量和质。

    高密度是外语实践的内容量大、密度高和学生实践面广,并在同一水平基础上从听、说、读、写不同角度展开,以增加学习外语实践的量和外语实践的人数。

    快节奏是指用正常的语速进行外语教学,教学节奏明快,环节交替练习轮换紧凑。学生操练外语的内容和学生轮换操练的频率和节奏快速、协调。整个教学过程从开端、发展、高潮到结束都有强烈的节奏感。

多信息要求足够的信息刺激量;高密度要求积极相互交往,增强语言实践和信息交流,快节奏要求思维主动积极的快速反应,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统一体。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生不太喜欢缓慢的动作,而且慢节奏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涣散。快节奏使学生感党稍许紧张,有一点点的压力,使他们能更加认真的参与教学活动。外语积极学习的这些特性能促进学生注意力,积极快速动脑,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3. 倡导赏识教育

参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在场,而是一种由计划---讨论---处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全身心的投入,是当家作主人。学生的能力是不可能在观赏教师课堂表演中培养起来的,而必须通过参与来体会来提高。因此领引学生全方位、高质量、多层次参与的确是参与式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1提供参与平台。要充分放权,在时间空间上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参与机会,唤醒其沉睡的自主意识,探索学法,体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如经典诵读、收集谚语、英语小诗,让其自己尝试并初见成效。

    2)培养自信,主动参与。教师要欣赏学生,挖掘潜能,爱护其创造萌芽,为其表现自我拓展舞台。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当教师,我当学生不断向教师请教。由于学生演教师角色,自然不愿被学生问倒,于是他们相互补充,争先恐后应答,从而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参与了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容易获得自信,大都能在课堂上开动脑筋大胆回答问题、表现自己。在此情此境中,一些原来不会、不敢说话的学生也逐渐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习惯。总之,只有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拥有课堂主人意识,在参与中培养勇于探索、创造的进取精神,才能更好地掌握、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事,才能终生受益。

     4. 注意个体差异,做到面向全体

 

 

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同样的学习内容,有的学生掌握的快一些,有的学生掌握的慢一些;有的善于口头表达,有的善于书面表达;有的善于逻辑思维,有的善于形象思维。个性差异如此大的学生集中在一个课堂中学习,教师如果对所有学生施以千篇一律的教学,强求他们齐步前进,就不符合学生的客观需求。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在教学中,应仔细琢磨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因人施教和面向全体相结合,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总之,如果我们教师能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选择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来精心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创建和谐、互动的课堂,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也就能扭转课堂低效的局面,实现课堂的高效率。

 

四、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1. 端正认识,不搞形式
    1)将课桌往一块摆一摆,学生围坐四周,而教师则仍按原来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不是参与式教学。如果“摆桌子”就是参与式,而不去挖掘和利用这种课堂形式的潜力,“摆桌子”就根本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那么将只是“摆桌子”而已,其不但对教学丝毫没有积极作用,还会带来诸多负面作用。
    2)仅有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都有学习小组长、发言人、噪音控制员等组织机构,教学时教师将问题卡发给学生,学生自由地进行讨论,然后由发言人将其讨论结果报告给教师,也不完全就是参与式教学。如果简单地认为分组进行自由活动,不注重研究和发现学生,将会使教学活动走向混乱不堪、难于驾驭的情景之中,与参与式教学的理念背道而驰。
    2. 组织有效活动,统一形式与目的
    1)注重活动的形式,不忽视活动的目的。注重活动的外在表现,而忽视活动主人情感体验与活动内涵注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每设计一项活动都要为达到某一阶段教学目标服务,将教学任务巧妙地融入该项活动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一节课的活动应精而又精,不能泛泛而谈。
    2)注重强势,不忽视弱势。在参与式教学表象来看,往往是学习基础好、思维敏捷、胆量大的学生占主流地位,这些学生大多是学习小组的发言人或学习小组长,而那些天生胆小或反应迟钝、不爱发言的同学的表现机会往往被上述学生所替代,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也是一带而过。所以那些所谓的后进生,也就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我们的教学应该面向全体,不留“死角”。
    3. 正确理解,实现真正平等
    1)参与式教学特别注重平等,平等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的平等、学习过程中的平等,还有师生之间的平等。而参与式教学强调的这种平等,不是绝对的“平均”,也不是绝对的相等,而是在相互合作、交流学习效果和探究学习中的各种问题时机会与权利上的平等,是让教师把学生视做有待发展与完善的人来看的平等。如果教师摆脱不了这种“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的“师道尊严”,则学生的参与水平也不会很高,所谓的“平等”将难以实现,参与式教学则是形式罢了。
    2)传统教学追求“统一性”,而参与式教学追求开放性。传统教学中,教学的场地仅限室内(体育课除外),而参与式教学不仅需要教育思想的开放、教学方法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更需要教学场地上的开放。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带出教室进行教学。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享受和体验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美丽的景色,还可以在大自然、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和探究新的知识。

 

 

4. 丰富考试形式,降低教材难度。

单一的考试模式势必要求相同的教学任务,当前的教材极易造成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因此,我们希望革新英语考试的方法和手段。考试应将面试、口试、笔试结合起来,重说用,重倾听,重应对,重表达能力的考查,以实用为主线,教、学、考三位一体,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促进英语教学新局面的形成。如听力测试、口语测试、情景应对、面试答辩等,考试要求降低,教材难度相应进行调整,学生能懂,自然产生兴趣,自然会积极配合、积极参与,从而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国际教育研究所

作者:高级研究员刘志新

编辑:陈键伟

审核:文建军教授 

终审:江节明

签发:王战兵